首页> 详情

赢在起跑线反而输在未来的中国教育

2016-08-18 |浏览:8453次 | 编辑: 加载失败
分享到: 
  

 
  4岁的中国小孩王豆豆,刚上幼儿园之后就额外学习了数学、中文和英文等课程。对于她的抱怨,母亲王婷却回答:“别人都在学,你不去怎么能跟得 上?”三岁背唐诗、四岁练钢琴、五岁解数学……望子成龙,是自古以来父母们的期盼。美国侨报16日刊文则称,家长的“殷殷期盼”成了中国孩子沉重的“枷 锁”。“填鸭式”教育已经从娃娃抓起、“虎妈”的虎爪已经伸向了幼儿园的孩子们。
  当下,中国父母普遍认为读大学是最好的出路之一。因此,让孩子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,对父母们来说相当重要,而幼儿园就是这条道路最先开始的地方。 “虎式”、“填鸭式”——不断向孩子施压、生硬灌输的教育方式,或许只能让孩子“止步在起跑线上”。
 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就真的能成功幸福吗?古今中外,不乏儿时成绩落后长大却成为栋梁之才的人,同样也有幼年课业优秀最后却“泯然众人矣”者。一时的成绩固然重要,但优秀的创造力、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品质才是照亮人生大方向的指明灯。
  一个始终生活在压力之中、没有梦想和内在学习兴趣的孩子,长大后虽可轻松谋取学位和职业,却不大可能成为有高度智慧的优秀人才。所谓“高分低能”、“钱学森之问”的症结端或许就在于此。
  对此,官方也在不断改进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,中国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的《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切实避免不问兴趣、盲目报班,不可进行“填鸭式”、“虎式”教育。
  相比中国,西方小学生却轻松不少,而大学生却比中国累得多。且不一刀切说哪一种教育模式更好,单是“倒金字塔”式学习模式,持续输出各领域精英,或许也有我们值得深思的地方。
  可以看到,想要解决好“填鸭式”、“虎式”这一教育问题,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一方面还需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,摒弃“唯分数论 英雄”这一主因,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提高对孩子成长成才现象的正确认识,进行科学的培养教育。唯有如此,才能消除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和焦虑,才能促进孩子健 康成长和全面发展。
 

(责任编辑:王翔)


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,非商业用途,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,如有异议,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,谢谢支持。


(原文章信息:标题:赢在起跑线反而输在未来,作者:网络,来源:全息网,来源地址:)

上一篇: 夏末秋初饮食要注意这些!

下一篇: 隔代教育弊端多,看看有哪些坑娃的行为要制止

------主办------

大有爱馨养老集团 

------技术支持------

全息数字科技

 机构管理系统入口